BMI 就是評估身體肥胖程度的指標,計算方法就是「 BMI =(體重,千克)/(身高,米)」,以亞洲人為例,BMI 介乎於 18.5 至 22.9 之間,則屬於理想型,但 BMI 相等或超出 23 的話 ,便屬於過重,若是相等或超出 25 的話,就是肥胖。
相比傳統磅,體脂磅內建有感測組件 - 生物電阻抗分析(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, BIA),可量度身體內的脂肪率、肌肉比率、水份含量、骨頭重量及體重。
當你赤腳站在智能磅上,感測組件會輸出身體也未必感知到的微弱電流。當電流通過體內的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時,均會產生出不同程度的阻力,智能磅就是憑藉人工智能系統來分析電阻,從而計算出身體脂肪百分比、骨頭重量、水份等資料。
智能體脂磅都有使用限制,例如感測元件是由腳至腳之間進行量度,所以數據有可能會集中在腿部,而使用時的環境濕度高、腳汗、穿上襪子等,都會影響量度的結果。所以得出的數據僅供參考,最正確的方法就是找醫生進行正式的檢查。